1、都是手工拉胚的,采用模具塑形是现代工艺,为了大批量生产的便利采用的模具压制成型,模具成型的瓷胚烧制温度控制不当比较容易出现残次品,古代的瓷器采用窑烧,温度不易控制,手工拉胚,胚体对温度的适应度高,可能这也是古代不使用模具的原因之一。

2、“火石红”,有人把它称做“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其他古瓷窑产品中也有,恕不复述通过对大量有“火石红”的古瓷标本和有假“火石红”的现代仿古磁器的观察对比,笔者发现真假“。

3、清代宜 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国内外 均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 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瓷器”早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 名手所。

4、各朝代特点如下1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2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

5、具有釉下白釉褐彩白釉赭彩红褐色为特点,烧成后的产品多为较鲜艳浓厚的ldquo柿黄色rdquo或ldquo柿红色rdquo,可用ldquo柿色彩rdquo来与其他窑口的白釉褐彩或白釉赭彩来区分 这次的考古发现, 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发现,第一次经考古证实明确烧造此类瓷器的窑口。

6、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他是鉴定瓷器年代的重要特点之一,最常见于万历到乾隆年间的瓷器胎体谢谢。

7、五彩瓷 五彩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工艺复杂色彩丰富的一种它起源于明代,并逐渐发展壮大五彩瓷以其华丽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常使用红绿黄蓝等多种颜色进行绘制和装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瓷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它以精细的。